美国生子:请勿以爱名“教育”孩子。以爱之名“毁人不倦”是不少中国父母的通病,在育儿的路上,父母们不是付出的不够,反而是过于注重,透支式的付出,影响了孩子的成长,走入亲子关系的困局。
七月,汇丰银行发布了一份调查报告,内容是关于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家庭用于教育支出的费用排名。
在这份榜单中,华人地区碾压各国,其中香港的家庭为小孩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指出上,以十三万美金独占鳌头,紧随其后的新加坡、台湾和中国大陆,名列第三、第五和第六名。在教育问题上,华人惊人一致,成为了世界上最愿意为孩子花钱的族群。
与此相应的是为了孩子各项学习支出费尽九牛二虎之力,却得不到孩子的感恩,那里出了问题?
一、被“呵护”的童年,没有成就感
过分的支出的爱,爱变得廉价!
在孩子性格养成阶段,这种糊涂的爱,有害无益。只因你“无情”的剥夺了孩子的满足感和边界感,而这是孩子良好秉性养成的两种重要“催化剂”。
小美妈朋友J小姐,她的父母绝对是好夫妻的典范,育有子女四人,J是大女儿;八九十年代她的父亲就已经是手下有过百人团队的包工头,算是小有成就,家境较好,母亲则全职在家照顾她们。据J小姐所说,她的母亲勤劳而贤惠,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,基本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了,饮食住行无所不包,除了上学读书无法替代以外,不可谓不辛苦劳累。
“我姐妹兄弟的懒,和父母的照顾不无关系,因为他们照顾得太好,反而不利于责任、独立的品格养成;我的三妹和小弟,失业已经半年多了,还在任性的左挑右捡啊”J无耐的表示。
关于J小姐的家事,小美妈不适宜置评,但关于育儿倒可以聊一聊。
国外心理学家认为,孩子的自我意识从一岁开始苏醒,两岁到三岁这个阶段孩子开始意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,开始有强烈的意愿表达自我。
在这个阶段,父母过多的参与决策或帮助,等于间接否定孩子,孩子容易滋生挫败感。
各位家长可以设身处地的想一想,原本属于你的工作内容,结果上司除了决策,还不断的参与具体工作,你作何感想?
人的成就感,来源于自己完成的事情感到愉快体验;父母什么事情都做了,孩子无事可做,又哪来成就感?除了捣蛋刷存在感,还能做什么呢?
二、什么是边界感
国家之间有国界,社会中的人也存在着“边界”,在欧美强调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,从小父母就着意培养孩子独立负责的态度,父母角色是提供建议和引导,尊重孩子的决策权,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“边界”意识。
举个例子:一个女孩子喜欢上了一位不为自己父母看好的男子。
父母和孩子开诚布公的讨论,并表达了自己的担心,但是女儿坚持己见。没有吵闹没有决裂,只会告诉孩子“需要回家的时候,这个家门永远都为你敞开!”这就是欧美式的父母。
至于中国式的父母大家自行脑补,能平和的谈话估计都不太容易吧。
说回育儿的事情,因为父母的过分参与,孩子的意识里人与人之间没有清晰的边界感,缺少界限感的孩子,以己度人也会过分的参与别人的事,社交活动变得一团糟,因为不懂尊重他人感受。
三、该如何处理亲子关系?
看完上面的描述大家更困惑了吧?多关心怕宠坏孩子,少关心又担心孩子缺乏安全感。小美妈觉得以下几点,可以值得大家参考。
1、适当让孩子体验挫折感
中国曾经的独生子女政策,让孩子成为家中的宝贝疙瘩,家长无时无刻都在担心孩子受到伤害。
国外的儿童心理学家普遍认为,父母的全面呵护,只会让孩子成长后,不懂得面对挫折,像温室的花朵经不得任何风雨。
孩子远比并没有我们想象中脆弱,他们的哭闹更多是表现给父母看,如果没有成年人在场,他们会用自己小脑袋能想出的方法处理伤痛、维持秩序。
父母正确的做法,是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法去处理,而不是自己披挂上阵代替孩子解决困难。
2、为孩子设立界限,温柔却坚定地说不。
小美妈觉中国式育儿,是父母离不开孩子;父母通过帮助孩子,刷存在感得到孩子的爱,虽然父母们都不承认。
正如心理学专家亨利克劳德所说,父母一旦产生对孩子的依赖,孩子不仅得不到适当的管教,还学会了“把爱收走,就可以得到想要的”。
聪明的父母懂得温柔的拒绝孩子,并取得孩子的谅解,这需要父母在拒绝孩子要求的同时,要耐心的讲明原因。
3、适当的向孩子“求助”
人的成就感,有一部分来自于帮助他人,孩子善于“察言观色”,当他(她)知道这样做能帮到父母,他们会很乐意,因为被需要的感觉让他们感到愉悦,这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。
但是他们年纪尚小,力所能及的事情自然也在成年人眼中微不足道,也许只是帮你拿一下东西,摆放好乱掉的鞋子,这也是他们劳动的付出,所以请收起你命令式的语气,不妨向自家的孩子求助一下“宝贝,能帮妈妈拿一下纸巾吗?”